拍体克地(肩膀痛炎)诊疗评价标准
- 诊断标准
- 西医诊断标准:
4.1 西医诊断标准:本病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《临床诊疗指南-骨科分册》(中华医学会编著,人民卫 生出版社,2009 年)
4.1.1 可有肩部外伤史。 4.1.2 主要症状是逐渐加剧的肩部疼痛,伴有肩部功能活动障碍和僵硬,不同程度地影响生活和工作。
4.1.3 患者肩部肌肉萎缩,以三角肌萎缩最明显;压痛,压痛点在肩峰下滑囊,肱二头肌长头、喙突 及结节间沟等处;外展、内外旋活动受限,部分患者可因上肢血液循环障碍出现手部肿胀、发凉。
4.1.4 X 线检查可有骨质疏松征象,有时肩峰下有钙化影。肩关节造影见关节囊挛缩,下部皱褶消失 等改变。
4.1.5 临床分期 粘连前期(早期):主要表现为肩周部疼痛,夜间加重,甚至影响睡眠,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 轻度受限。 粘连期(中期):肩痛较为减轻,但疼痛酸重不适,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,各方向的活动范 围明显缩小,甚至影响日常生活。 恢复期(后期):疼痛改善,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。
- 量化标准
- 症状分级量化标准:
以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为疗效评定的依据。
4.3.1 肩部疼痛变化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(Visual Analogue Scale,VAS)或 VAT 法评价患者的疼痛变化,进行积分 计算。
4.3.2 肩关节活动范围变化评分 使用卷尺和旋转测量角度盘测量肩关节内旋和外旋的角度,摸背实验和摸口(耳)实验,将以上 4 项指标测定结果按评分标准换算。具体见肩关节功能评定方案:
4.3.2.1 肩部活动功能评定指标 内旋:肩外展 90 度,达不到 90 度者采取最大外展。
肘屈 90 度,前臂旋后。将角度盘缚于前臂 背面正中,将前臂被动转向中部进入肩内旋角度。
外旋:准备如上,将前臂旋向头部,进入肩外旋的度数。 摸背:正坐于凳上,反手用拇指端背面触及背中线,尽量向上移动,用卷尺测量指端至第七颈椎 棘突之距离,以厘米计。 摸耳(口):
正坐,头保持正直,举手屈肘,经头顶摸对侧耳,记录中指尖端触及处。
- 土家医辩证分型表:
土家医临床分型:
冷骨风湿证(鲁嘎务气起地 Lux gax wuf dif dix dif) 主症:肩部窜痛,遇风寒痛增,得温痛缓,畏风恶寒, 次症:或伴肩部有沉重感;舌淡,舌苔薄白或腻,脉弦滑或弦紧
气血瘀滞证(灭尔糯阿蒙 Miex lof af mongx) 主症:肩部疼痛,疼痛拒按,以夜间为甚。 次症:或伴肩部肿胀、瘀斑;舌暗或有瘀斑,舌苔白或薄黄,脉弦或细涩。
筋脉虚损证(白柏得他司阿蒙 Ber bex der taf six af mongx) 主症:肩部酸痛,劳累后疼痛加重, 次症:或伴头晕目眩,气短懒言,心悸失眠,四肢乏力;舌淡,少苔或舌苔白,脉细弱或沉。
- 评价标准
- 疗效评价标准:
参照《中医病症诊断和疗效标准—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》中的肩周炎的疗效标准进行评价。
治愈:肩部疼痛消失,肩关节活动度范围恢复正常,临床证候症状改善率≧95%;或者疼痛评分 0 或 肩关节活动评分>300。
好转:肩部疼痛减轻,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,临床证候症状改善率≧30%,0 或肩关节活动评分≦300。
未愈:症状无改善,甚或加重,临床证候症状改善率不足 30%;或者疼痛评分达不到上述标准者。
症状改善率(%)=(治疗前症状百分比-治疗后症状百分比)÷治疗前症状百分比×100%。